沒有任何問題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更重要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應賦予林業首要地位。
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對維持地球生態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和全面推進,以數字林業為基礎,充分應用數據信息一體化、智能化的智慧林業逐漸成為林業發展新模式。
在不斷深化林業數字化改革進程中,三維激光掃描技術以其精準快速全面立體的三維空間信息捕捉能力以及其直觀智能可視化數據優勢,被廣泛應用在林業資源調查,林分結構研究以及單木三維重建方面。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片沿河保護林,了解下中觀RigelSLAM大空間手持激光3D掃描儀,如何以突破性的同步定位建圖技術,高效獲取林木高精度點云數據。
一、與傳統測量方案對比
傳統林業調查工作多利用卷尺、卡尺、手持式測高儀等原始儀器來測量樹高、冠幅和胸徑等信息,不僅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而且只能獲取部分林區信息,調查范圍不夠全面。
基于傳統光學遙感的測量手段可提供林分水平結構信息,但無法“穿透”林冠而獲取森林垂直結構信息,能夠得到的林分參數有限,且成像質量嚴重依賴太陽等外部光源條件。
而RigelSLAM通過激光雷達主動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因而擁有全天候作業能力,且發射的激光束可透過林間隙抵達樹干、樹冠和地面,能夠完整獲取森林的垂直結構信息。此外,短時間內連續自動采集的方式,非常適合對復雜、廣闊的林區進行全面監測。
二、RigelSLAM林業測量方案

方案特色
1. 單人手持RigelSLAM行進中即可實現樹木激光點云數據的連續采集,操作極其簡單;
2. 掃描距離可達120m,掃描速率高達32萬點/秒,數據采集速度快;
3. 270°× 360°大視場,全方位掃描,數據獲取完整無遺漏;
4. 無需GPS、RTK定位,可自由穿梭,環境適應性強;
5. 實時掃描實時建圖,掃描結束便獲得配準好的點云數據,導出即用。
三、RigelSLAM林業測量方案實施
01 數據采集
掃描開始前,先規劃好路線,針對林地樹木可采取穿梭環繞方式,在不重復行走的前提下,確保測區內每棵樹兩側均有經過,以保證點云數據的完整性。
02 數據導出與預處理
掃描結束,可直接從RigelSLAM導出數據到點云處理軟件中。因為設備提供實時配準功能,導出數據即為整體,無須點云配準。
在軟件中對數據進行去噪處理、點云分類,可以直觀了解整片林地的生長狀況。
03 單木數據提取
從點云中分離出單木數據,可精準分析樹木形態,快速獲取胸徑、冠幅、樹高等生長指標。
04 輸出報告
一鍵輸出報告,自動提取林地所有樹木的空間位置、關鍵參數等,為樹木生長趨勢、森林資源調查、生態系統碳循環、名木古樹保護等研究提供精確可信的基礎數據.
由傳統測量到數字智能,從靜態平面到動態立體,精準 立體 感知大空間手持激光掃描儀快速穿梭林間,開啟數字林業新模式,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助推智慧林業發展,共繪綠色健康生態畫卷。
聲明:本網站部分的文章、圖片及材料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撤刪,謝謝!
感謝您的關注,詳詢三維產品 服務,可撥打北京泰來三維VIP 熱線:18710110038
聲明:本網站部分的文章、圖片及材料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撤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