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習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寶貴思想和文化財富。
推進紅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要觀照當下,洞見未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 年)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融通多媒體資源”,“讓革命文物活起來”。
?紅色文化資源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l 保護力度不夠
l 宣傳方式單一
l 創新建設滯后
l 開發利用程度低
保護從傳承開始
傳承靠數據記載
在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道路上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
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
紅色文化保護和推廣的重要手段
三維掃描技術與紅色文化資源保護
數據采集與存儲
傳統的數據采集與存儲,主要通過人工手動測量配合紙和筆進行數據記載,所需人工消耗較大、項目周期長,且存在數據采集不完整、數據丟失等問題。
三維掃描技術屬于高科技技術,對于數據的采集具有快速、準確、完整等特點,可真實還原紅色文化資源原貌,所提供的數據可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
l 永久性存儲
l 日后的修復與再現
l 科技研究與開發利用
l 3D打印與文化衍生
建立數字資源庫
整合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所提供的數據,進行二維三維數據的歸類,配合文字補充、語音講解等操作,進行數據庫搭建。可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和廣泛傳播。
促進展示與傳播
三維掃描技術所提供的數據具有靈活性,可通過技術開發實現多種場景應用。
l 線下傳播:建立數字化紅色文化博物館,通過VR、AR、AI等技術,配合文字、圖片、動畫、語音或游戲等方式,實現觀眾與屏幕交互互動。
l 線上傳播:三維數字化技術結合5G互聯網技術,通過紅色文化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移動端等網上虛擬展廳讓紅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得文化傳播更加具有時代氣息與親和力。
三維掃描技術具體應用流程
01現場勘測
紅色文化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十分珍貴,應避免人為操作不當導致的損壞。通過現場勘測,對掃描環境中的不利因素進行預判與排除,以及注意事項的提前溝通等,是整個項目的基本保障。
02外業采集
外業獲取點云數據是整個項目的重要部分,完整符合精度要求的點云數據是后續工作與應用的基礎。
Faro Focus Plus350精度可達1mm,以每秒200萬點的掃描速度非接觸式自動獲取數據,在紅色文化資源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03內業處理
由于三維掃描設備得到的是整個空間內的點云數據,因此要對獲取的數據進行降噪、除冗、拼接等操作,最終得到一個完整干凈的三維點云數據。
04數據應用
將處理后的數據進行整理交付,根據項目進展需要進行數據開發,以達到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推廣。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財富,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所在。利用現代化科技技術為其注入新鮮的血液,是實現紅色文化教育時效性、紅色資源永葆青春的重要舉措。
紅色博物館建設、紅色文化資源三維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可致電咨詢泰來三維18710110038。
聲明:本網站部分的文章、圖片及材料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撤刪,謝謝!